120健康
当前位置 : 首页>疾病库>早产>文章正文
首页 症状 病因 文章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症状及其临床表现

2021-02-12 15:53:17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占产科间接死亡的第三位。由于怀孕子宫增大,血量增加,加重了心脏负担。子宫和骨骼肌的收缩使分娩时大量的血液涌向心脏,产后循环血量的增加容易引起患病心脏的心力衰竭。同时,由于长期慢性缺氧,造成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和胎儿窘迫。临床上,妊娠合并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较为常见,有先天性和PIH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贫血性心脏病等。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约占65%至80%,其次是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20%至35%)、贫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这种疾病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怀孕并发心脏病有哪些症状呢?

怀孕期间,血液总量增加约30-40%,心率增加,每分钟卒中量增加,并在怀孕32-34周达到峰值。这时候心里负担也很重。此外,水钠潴留、耗氧量增加、子宫血管区血液含量增加、胎盘循环形成、膈肌上升导致心脏位置改变等,都使心脏负担随着妊娠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临产时心脏负担增加更明显。分娩过程中的每次收缩都会增加外周血液循环的阻力和回血量。产后约300 ~ 500 ml血液从子宫壁进入中央循环,使心输出量增加20%左右,平均动脉压增加10%左右,进一步加重左心室负荷。第二产程,除了宫缩,腹肌和骨骼肌也收缩,外周循环阻力增加。此外,肺循环压力显著增加,腹压增加,导致内脏血液涌向心脏,因此此时心脏负担沉重。第三产程后,子宫收缩,血窦关闭,胎盘循环停止。子宫窦内大量血液突然进入血液循环,使回流的血液急速涌向心脏,容易引起心力衰竭;另一方面,由于腹内压突然下降,大量血液滞留在内脏血管床,血液循环严重减少,导致外周循环衰竭。

分娩后1 ~ 2天内,组织内滞留的水分进入血液循环,导致体循环血量再次短暂增加,心脏负荷再次加重。

由于上述原因,患有心脏病的孕妇在妊娠第32周、分娩和分娩后3天容易因心脏负荷过重而发生心力衰竭。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心脏病合并妊娠的治疗。

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心脏功能的代偿状态有关。病情较轻,代偿功能好的,对胎儿影响不大;如遇心力衰竭,流产、早产或死胎可能是由于子宫充血缺氧所致。

早产文章更多>

早产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