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健康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资讯> 女性健康 >正文

妇科手术治疗后盆底障碍性疾病的预防

2021-02-21 09:01:24     来源 : 医爱健康

妇科手术治疗后盆底障碍性疾病的预防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由多种原因引起,导致盆底支持无力,盆腔器官进一步移位,其他盆腔器官位置或功能互锁异常,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临床表现为尿失禁、大便失禁、便秘和盆腔器官脱垂,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

盆底功能障碍的原因包括妊娠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高(如便秘或慢性咳嗽)、肥胖、雌激素缺乏、盆底手术、神经损伤等。妇科手术是指针对各种妇科疾病的盆腔手术,与手术相关的盆底损伤可引起相应的盆底功能障碍。

根据解剖学,盆底的肌肉、筋膜、韧带和神经构成盆底的支撑系统,承担着保持子宫、膀胱、直肠等盆腔器官处于正常位置的重要任务。因此,无论这些支撑系统的哪个环节受损,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盆底功能障碍。子宫切除术后,盆底的解剖结构和神经支配被破坏,导致盆腔器官脱垂,影响排便功能。同时,女性在分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加重盆底功能障碍。因此,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的锻炼和治疗尤为重要。

子宫切除术引起的神经组织损伤:支配盆腔器官的神经被分成许多分支,松散地分布在盆腔器官表面,伴随着为器官提供营养的血管,在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解剖位置受到损伤和移位。恶性肿瘤的全子宫切除术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在支撑子宫的韧带切断时,可不同程度地造成神经损伤,可能导致尿失禁或尿失禁,以及肠道功能障碍,如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大便次数增多、大小便失禁等不适。恶性肿瘤根治性子宫切除术需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包括阴道、宫颈、子宫、盆腔支持组织、盆腔淋巴结,神经损伤更严重。极少数患者因为阴道切除超过上三分之一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性功能障碍。

妇科修复手术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一些患者术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症状,包括尿急、排尿时间延长、排尿困难或尿失禁。特别是高大笨重的体力劳动者和慢性肺病。

为了减少子宫切除或盆底修复手术的并发症,需要严格控制手术指征,操作人员应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据临床统计,腹腔镜手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因此提倡微创腹腔镜手术。另一方面,术后康复尤为重要。

子宫切除术或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以及盆底修复手术后,应在术后3-4天尽快评估盆底功能障碍。应采用经阴道(或直肠)电极无创无痛肌电图检测技术,结合国际Glazer评估,评估女性盆底肌功能状态和受损肌纤维类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盆底肌电刺激采用主动或半主动模拟生物电,盆底康复训练采用多媒体生物反馈训练。采用不同频率和能量的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训练,唤醒受损的盆底肌神经,增加盆底肌的肌力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这种真正无创、无痛、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或治愈大多数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症状。真正让患者通过手术减轻妇科疾病带来的痛苦,减少或消除盆底功能障碍,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爱健康”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爱健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爱健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kefu@wendaifu.org,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