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健康
当前位置 : 首页>疾病库>中暑>文章正文
首页 症状 病因 文章

夏季进补喝点鸭汤为适宜

2021-07-05 10:40:04

每一季都可以对相应的内脏有好处。让我们来看看老年人在夏天是如何有益于内脏的。请看下面的介绍。

夏天气温高,人们喜欢凉快。这个季节清补为宜。冷爽食物为主,如大麦、小麦、绿豆、百合、白糖、黄瓜、菠菜、白菜、豆芽、芹菜、萝卜、竹笋、茄子、红葱、兔肉、鸭肉、羊肝、牛奶、鸡蛋、鲜果等。这些食物应经常食用,以清热健脾,利尿。

夏季是夏季湿热的季节,脾虚老人应选择健脾和胃、祛湿祛邪、性温和的滋补食品。常用的有红豆、薏米等。煮了和糖一起吃是很好的滋补食品。并经常喝冬瓜汤、百合汤、红枣汤、绿豆汤等。以消暑解渴,生津凉血。

夏天,老年人可以选择具有药用功能的食物。祛暑强身,防病治病。比如用等量的荸荠漂洗完海蜇,加入适量的冰糖熬成‘雪汤饮’,一天三次。如果老年人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就经常服用这个方子,有治疗作用。另外,夏天用100克新鲜白扁豆煮粥,可以治疗老年人消化不良、慢性腹泻、中暑、发烧;用银耳煮粥,既能退烧清暑,又有抗衰老作用;经常喝豆浆可以降低胆固醇,促进健康长寿;经常食用百合粥,可以润肺养胃,治疗老年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每天早上洗几个新鲜西红柿,空腹吃1 ~ 2个,可以降血压,治疗眼底出血,提高抵抗力;常喝西瓜汁可治疗中暑发烧、肾炎水肿;夏天牙痛的老人可以用南瓜做饭,一天两次,每次适量。

在夏季,虽然使用清补剂和保持饮食凉爽清洁是可取的,但仍需注意不要过量食用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老年人的脾胃。在食物选择上,应避免食用羊肉、狗肉等热干品,多选择滋阴的清淡食物,以消暑强身,增加食欲。

夏季中药进补注意事项

泡药:夏天别超半小时

煎煮前将药材浸泡,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浸出,药效会更好。但是应该泡多久呢?“浸泡不够的话,药不容易煮开,浸泡时间太长的话,药容易变质。”任中药师指出,不同种类的药材浸泡时间不同。红花、鱼腥草等花卉浸泡15-20分钟。浙贝、胡爱山、半夏等根茎类药材淀粉含量丰富,浸泡时间稍长。一些动物药材,如黑蛇、土鳖虫等,也要浸泡半小时以上。

通常一个药方会涵盖几种药材,比如花、根、动物。所以泡制宜采用“折中”的原则,可先粗略分类,兼顾大部分药材的特点。如按季节划分,春秋季节浸泡30~60分钟,冬季不超过60分钟,温水浸泡。夏天,由于天气炎热,药物浸泡时间过长,更容易变质,因此可以控制在30分钟以内。

: 2em">存药:别超过一个月

夏天高温潮湿,药材生虫、受潮是常见问题,会令药效大打折扣甚至完全不能用。不少市民抱怨,家里收藏的人参、鹿茸等一些名贵的药材隔不久就生虫了。夏天应如何保存药材?

小包药材放置在通风阴凉处即可,而新鲜药材和蜈蚣、虫类等动物类药材要单独包好放冰箱中,以免与其他食物串味。蛤士蟆油即广东人俗称的“雪蛤膏”在夏季室温中可能变质,需放在冰箱冰冻室保存。

人参等可以用宣纸包好后放米缸内保存,可以使药品不发霉,不变质。但是,夏季药材保存长不要超过一个月。

吃补药:喝点淡盐水

有人认为,夏天天气比较高,吃中药容易“加把火”,导致上火不适。钟燕珠指出,天气变化与药材本性无关。药分寒、热、温、凉四性,一些清热解火的药非但不引起上火,还起到治疗上火病症的作用。

不过,夏天天气燥热,服用乌鸡白凤丸等滋补类药物确实容易“上火”,此时可用淡盐水送服,起到“降燥灭火”的作用。

夏天人们爱吃冷饮或者冰镇瓜果、饮料,对服药者来说,要注意避免和药材相冲。例如虚底、寒底体质的人如吃温补药物,要避免吃冷食,而热底者如果在服用清热解毒类药材,再吃性质寒凉的食物,就可能会“凉过头”。

夏季进补喝鸭汤好

炎热的夏季,人常会出现胸闷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懒散嗜睡、四肢无力、大便稀薄等苦夏症状。中医认为,出现苦夏症状的人大多是自身体质虚弱。若在夏季多吃些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就能起到益气养阴、增强体质的作用,从而消除这些症状。其中,鸭汤是夏季进补好的食物。

鸭肉,性寒凉,味甘咸,可入脾、胃、肺、肾经,具有滋阴补虚、养胃利水的功效。尤其适宜体内有热、容易上火的人以及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水肿的人食之。鸭肉富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其所含的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

鸭肉的吃法众多,但在夏季里,为滋补、消暑的吃法还是熬制成鸭汤。在烹制鸭汤时,好结合自己的体质,在鸭汤中加入一些相应的中药或食材。例如平时气虚(少气无力、肢体倦怠、动则气喘)的人,可在鸭汤内加入少许黄芪、山药;血虚(面色无华或苍白)的人,可加入一些莲子、红枣、龙眼;阴虚(五心烦热、喝水不解渴)的人,可加入西洋参、百合、芦笋等。这样制作出来的鸭汤因人施材,滋补功效更好。另外,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患者,可在烹制鸭汤时加入一些枸杞或适量的黑豆、赤豆;糖尿病患者可在烹制鸭汤时加入适量苦瓜、莲藕。

中暑文章更多>

中暑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