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强直病因
先天性肌强直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相关研究认为本病是一种骨骼肌离子通道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7q32编码骨骼肌氯通道主要部分的CLCN1基因,包括23个外显子,已发现30余个点突变和3个基因缺失(Plassart-Schies etal,1998;Fred etal,1999),氯通道基因突变表现型包括隐性和显性。肌强直药物试验发现,阻断50%的生理性氯电流不足以产生强直性活动,可解释隐性突变(可完全破坏蛋白功能) 杂合携带者尽管氯电流下降50%,但临床不出现肌强直;
二、发病机制
有关研究表明,先天性肌强直的动物模型肌强直性山羊肌肉体外研究发现,肌强直过度兴奋性(反复点火和后放电)是横管系统氯离子电导减低所致,人类肌强直肌肉也证实氯离子电导减低、强直性肌纤维膜高兴奋状态与异常钠通道再开放有关。显性肌强直氯电流常见激活曲线向正性膜电位漂移,使整个氯电导下降,有时漂移程度与临床严重性不一致。
个别肌纤维的肌强直现象非常明显,推测肌纤维膜可能存在生理学改变或肌纤维传导结构异常。应用箭毒后肌强直仍持续,肌电图显示收缩肌纤维张力缓慢下降,是微小电位持续存在所致。刺激单一肌纤维发现,只有连续刺激才能得到肌强直性后放电,强直性肌纤颤电位逐渐减小。
还可能为神经肌肉接合处乙酰胆碱产生过多。病理上可见肌肉苍白和肥大,肌肉中肌纤维及肌质增多,一般认为是横纹肌本身的病变而无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的异常。肌肉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肌纤维肥大、肌浆增多、核增多伴核内移。肌纤维横断面呈圆形,偶见肌纤维萎缩。病变以Ⅰ型肌纤维为主,尽管ⅡB型肌纤维缺乏肌动蛋白ATP酶,组织学改变却较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