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健康
当前位置 : 首页>疾病库>皮肤瘙痒症>文章正文
首页 症状 病因 文章

夏季防治心身病,祖国医学帮你忙

2021-06-21 16:32:05

盛夏季节,人们的情绪变化以及由其气候特征引起的诱发和加重相关心身疾病的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医在仲夏防治心身疾病有其独特的特点。中医作为一种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根植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整体性和平衡观,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指导思想。同时,中医的整体观念和平衡观念也是防治心身疾病的基本理论基础和基本治疗原则。

中医的整体概念包括:人体功能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人体生理功能与心理活动的结合统一性;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人的功能、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中医的平衡观强调人体各系统之间以及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在这些概念的指导下,中医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心理学——生物医学模式的观点。

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中医的基础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和中国古代哲学交融的结果,也是中医整体观念和平衡观念的经典体现。同时,阴阳五行学说也为中医认识、治疗和预防心理疾病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明确的发展方向。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五行的结合体,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是古人理解和解释自然的观点和方法论。阴阳学说认为它是物质,物质在阴阳的推动下孕育、发展、变化。阴阳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和现象的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中两种不同属性的概括。它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对立传承的特点。根据五行学说,物质由五种基本物质组成: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一种既互利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相互和谐相处的不断运动中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从而得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如季节、气候、人体机能、情感、色彩等)的运动而产生的结论。).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季节定义与我们现代使用的季节定义有所不同。现在我们一般认为夏至和秋天分夏天。在中国传统意义上,长夏(5月5日至7日)和立秋(8月7日至8日)被指定为夏季;而且从秋天开始到秋分(9月22-24日)为漫长的夏季。也就是说,除了原来的四季,“第五季”又出现了。正是“第五季”的出现,使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具体、准确地描述气候变化,同时也使季节气候变化特征与中医五行学说相呼应。我们所说的盛夏季节应该包括传统的夏季和漫长的夏季。在五行中,凡是具有温升功或属性的事物,都属于火。夏天是火的季节;夏天是炎热的夏季,此时暑邪横行,阳胜阴衰。人体经常因出汗过多而流失体液,导致口渴食欲不振、咽喉舌燥、便秘等症状。脏腑中枢和小肠属火,暑邪易扰心神,导致心烦、焦虑、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心火下移小肠,引起小便短赤、刺痛等症状。夏天,人们容易出现愤怒、不安、焦虑、易怒等异常心理状态。容易诱发和加重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因性烦渴、甲亢、偏头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特发性舌痛、口臭、口腔黏膜溃疡、部分性口腔炎、习惯性便秘、睡眠障碍等心身疾病。在五行中,所有具有承气、生化、受气功能的东西都属于土。长夏属于中期土;漫长的夏季,天气闷热,多雨潮湿,是一年中水分充足的季节。湿邪的特点是浊重粘滞,湿是阴邪,不利于气机,损害阳气。人经常感觉头重身重,困的胸闷,四肢酸沉,大便粘粘的不舒服。脏腑脾胃属土,湿易伤脾阳,导致脾阳虚弱,运化紊乱,上腹部疾病

" href="https://www.yi20.com.cn/jbk/fz110/">腹胀闷、腹泻便溏、完谷不化等症。进而影响到胃的和降功能,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症。

     长夏人们容易出现的异常心理状况以焦虑、抑郁、动力减退、躯体症状等为主。诱发加重的心身疾病表现呈多系统:循环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神经性心绞痛、功能性早搏等。呼吸系统: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性咳嗽、心因性呼吸困难等。消化系统:消化道溃疡、肠炎" 结肠炎" 溃疡性肠炎" 结肠炎、部分胃炎" 慢性胃炎过敏性肠炎" 结肠炎、食管痉挛、贲门或幽门痉挛、反胃症、反酸症、神经性厌食、呕吐" 神经性呕吐、直肠刺激综合征等。神经系统:偏头痛、肌肉收缩性头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皮肤科:皮炎" 神经性皮炎、原发性瘙痒症" 皮肤瘙痒症斑秃多汗症、慢性麻疹" 荨麻疹、过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

     在中医传统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盛夏季节的气候环境和人体机能的变化特点,可以采取相应方法预防和延缓心身疾病的发生,治疗缓解相应症状。

     天人合一顺天时:盛夏季节昼长夜短,白天酷热难挡,夜间凌晨温度偏低,昼夜温差加大。入睡不宜过晚,早晨切勿懒床,午间适当午休,以确保精力体力得到良好的调整。清晨傍晚适度进行锻炼或散步,促进人体气血运行有利于排出体内暑湿之气。根据气候温差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日间要防暑降温、通风防潮,夜间晨起要随冷热酌情增减衣被,预防着凉。户外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穿衣保暖。

     因地制宜应地利:适时调整自己的工作、生活环境和节奏,避免环境因素不协调而造成对人体的损害。长时间在密闭空间工作的要适时增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长期处于空调房间内要注意适当保暖、办公区域添置水生植物或鱼缸防止空气过度干燥。工作环境闷热潮湿的应及时保持通风,种植芳香花草或使用熏香。

    淡泊宁静养人和:盛夏季节情绪波动较大,应积极调整工作计划,控制工作强度,放慢工作节奏,避免过大工作压力对自身和他人的伤害。劳逸结合,增加能放松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欣赏舒缓的轻音乐,研学茶道、瑜伽冥想训练、太极拳。参加一些纳凉避暑的郊游活动,与朋友和家人一起回归大自然,陶冶情操、放松心灵。让自己始终保持平和、乐观的心境。 饮食的调理在盛夏季节也是非常重要的。

     食宜清淡少油腻:盛夏季节应避免进食肥肉、烧烤、油炸食品、火锅、高糖高脂的西点等油腻的食物。此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增加胃肠道负担,影响消化功能。且油腻的食物容易助湿生火导致脾胃功能失常。日常饮食要以清谈为主,烹饪方式上应多选择蒸煮、凉拌、煨汤煲菜为主。既能保证食物被完全煮熟,又有助于消化。 热饮热食少寒凉:夏季大家都喜欢吃冷饮和寒凉的食物以求达到防暑降温的目的。殊不知过食寒凉之品易伤脾阳,且许多冷饮、饮料本身就是高糖高脂食物,反而产生大量热能。而寒凉的饮品虽然让人感觉阴凉,但实际上不利于人体发汗排出暑湿之气。温热的饮品和食物不仅有温养脾胃的作用,还能促进排汗起到降温排湿的作用。

     营养均衡多饮水:盛夏季节一方面人体消耗增加,另一方面食欲下降。 饮食中既要注意色香味的搭配以刺激食欲,同时也要注重营养的均衡。反对偏食、挑食,不能一味摄入水果蔬菜来代替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饮食。碳水化合物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能确保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正常运转。盛夏高温,使人体内水分大量流失,所以每天至少饮水1500毫升以上,以补充水分,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当然适时饮用一些绿茶、菊花、金银花等清火解暑的饮品就更佳了。

     健脾养胃粥汤羹:盛夏季节早、午餐应该多喝粥,晚餐应该增加汤羹。这样既能帮助人体充足补充水分,又能使食物变得易于消化,还可以随机搭配各种素材。粥本身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再适量加入莲子心、枸杞子、大枣、薏仁、赤小豆、绿豆、山楂、等食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汤羹中则可添加牛肉、鱼肉、禽类、海鲜、菌菇、蔬菜等食材,能为人体提供充分而又易吸收的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起到滋养人体的作用。

    清热利湿瓜果蔬:瓜果蔬菜是盛夏时节餐桌上的重头戏。它们不仅为人体提供了大量的水分、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许多还有清热解暑化湿利水的作用。各种水果和蔬菜还有它们的独特功效。如香蕉不仅可以润肠通便,其含有大量的钾和镁能防止血压上升和肌肉痉挛。如莲藕能宽中理气还能清热凉血治疗小便短赤。

     养阴生津少辛辣:辛辣辛燥的食品会耗伤人体的津液。盛夏时节人体容易出现耗气伤津的现象,所以应该减少这类食物的摄入,如如麻辣烫、烧烤以及油炸食品,且应该少饮烈酒,不抽烟。多摄入能够养阴生津的食品,如萝卜、马蹄、西红柿、豆腐、菱角、莲藕、蜂蜜、木耳、百合、、银耳、紫菜、莲子、芡实、核桃、乌梅、芝麻及新鲜水果和蔬菜。

     少佐芳香醒脾阳:长夏时节湿邪较盛,适当使用一些芳香的调味品,能够增进食欲。如生姜、紫苏、藿香、豆蔻等调味品有化湿宽中理气的功效,还能解鱼蟹毒。部分带有芳香的花草能起到提神醒脑通窍的作用。如薄荷、柠檬草、薰衣草、茉莉、玫瑰等季节更替,阴阳消长,周而复始,我们就在这样的变化中生活着。顺应自然的变化使自己达到与自然融合的动态平衡的状态是大家所期盼的。不如从这个盛夏开始,去做一些尝试,让自己跟上自然的节拍吧。

皮肤瘙痒症文章更多>

皮肤瘙痒症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