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健康
当前位置 : 首页>疾病库>呕吐>文章正文
首页 症状 病因 文章

您会正确使用降压药物么?

2021-05-09 10:56:05

您会正确使用降压药物么?

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7.9%,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40%。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因此选择降压药非常重要。

1.什么样的降压药比较理想?

降压效果好,能使血压长期达标;

性好,不良反应少,长期使用无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

服用方便,依从性高,使患者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价格合适,疗效与成本之比高

除降血压外,还能保护心、脑、肾,预防和逆转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并发症,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

不影响其他疾病的治疗:不影响血脂、血糖、尿酸的代谢。

二、我们常见的降压药有哪些?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有6种,分别是-受体阻滞剂、小球、沙坦、-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利尿剂。除-受体阻滞剂外,其余5种均为一线降压药。

按照药物进入临床的顺序,顺序是:

1.受体阻滞剂

上市于20世纪40年代,代表药物有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这些药物通过阻断肾上腺素受体和直接扩张血管来降低血压。

优点:除了降血压,还可以治疗前列腺增生。

font-size: 16px;">缺点: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因此临床上不作为一线降压药,常用来治疗难治性高血压。

 

2、利尿剂

20世纪50年代上市,代表药物包括袢利尿剂(呋塞米等)、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等)和保钾利尿剂(螺内酯等)。此类药物主要通过排钠降压。

优点:作用较缓、降压平稳,对高血压合并水肿、心衰者疗效更满意。

缺点:降压作用较弱,长期使用有低血钾、低血镁的风险,影响血糖、血脂、血尿酸的代谢,容易诱发痛风,引起糖耐量异常和胰岛素抵抗。

 

3、β-受体阻断剂

20世纪60年代上市,代表药物有第二代的倍他乐克(美托洛尔)、康忻(比索洛尔)和第三代的阿尔马尔(阿罗洛尔)等。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力来降压,第三代还有血管扩张作用。

优点: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治疗心律失常,可降低心力衰竭的总体死亡率,适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和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对以舒张压高为主的高血压,对焦虑症引起的高血压以及精神因素占主导的高血压有较好的效果。

缺点:会引起心律减慢;恶心、呕吐、轻度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还可引起皮疹、血小板减少等过敏反应;引起传导阻滞、急性心功能不全等;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引起疲劳、失眠,精神抑郁等症状;男性性功能障碍。不适合哮喘、心脏传导阻滞患者。

 

4、钙通道阻滞剂(钙拮抗剂)
20世纪70年代上市,药名中都有“地平”两字,代表药有第二代的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波依定(非洛地平缓释片),第三代的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等。

优点:降压作用强,,可用于所有的病例,慢性肾衰竭也可以使用,不影响糖脂代谢,而且降压的同时有心脑等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

缺点:血管扩张引起的下肢水肿、头痛和脸色潮红,牙龈增生,体位性低血压等。

 

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20世纪80年代上市,药名中都有“普利”两字,代表药物有洛丁新(贝那普利)、蒙诺(福辛普利),其它还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等。此类药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来降压。

优点:降尿蛋白,延缓肾损害,是肾脏病和糖尿病的药物,不影响性功能,对血尿酸、血脂、血糖的代谢有益处。适用于蛋白尿、冠心病、心力衰竭和糖尿病患者。

缺点:干咳,一些人常常因为干咳而停药。血钾升高,血肌酐升高,初始使用ACEI后2周,需复查肾功能和电解质。对胎儿有影响。禁用于孕妇和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

 

6、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20世纪90年代上市,药名中都有“沙坦”两字,代表药代文(缬沙坦)、必洛斯(坎地沙坦)、安博维(厄贝沙坦)、美卡素(替米沙坦)、科素亚(氯沙坦)等。此类药主要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来降压。适应证与ACEI类相似。也有保护心肾的作用,但不会引起咳嗽,也需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

优点:具有普利类降压药的所有优势,但没有干咳的副作用。

缺点:与普利类降压药相似,也需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有致畸作用,所以孕妇禁止使用;双侧肾动脉狭窄禁止使用。

 

三、我们平时服用降压药物有哪些误区?

误区1:能不吃药就不吃药

正确做法:及时用药对心、脑、肾有保护作用。

在门诊遇到很多患者,发现高血压之后,总是会问:医生,先不吃药行不行?先控制饮食、改变生活习惯看看,能不吃药就不吃药了。患者的这种想法可以理解,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控制血压的帮助确实非常大。

对于血压不高,心血管意外风险比较小的患者,如果调整生活方式1~3 个月,血压没有降至正常,也要早开始药物控制。

但对于发现高血压时血压超过180/110mmHg 的患者,有糖尿病等增加心脑血管意外发生风险的疾病,建议立即开始口服降压药控制血压。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才是避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佳手段。

 

误区2:一开始用药不能用「好药」

正确做法:根据医生处方,尽快使用适合的药物。

目前临床常用的有5大类一线降压药, 对不同的人群,选择降压药会有不同的推荐:

•   青年人, 受体阻断剂和 ACEI 类药物;

•   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严重,CCB类药物一般为;

•   糖尿病和慢性肾病人,ACEI 和 ARB 类作为降压药物的。

对于每个患者来说,能把血压降到正常范围,长期服用没有明显副作用,那对这个患者来说,这个药,就是合适的药,是好药。至于有些患者所谓的「降压药要留余地,一开始用了好药,以后就无药可用」,这种逻辑根本就不通,一开始不选择合适的药物,不能有效降压,难道要等血压控制不好,心梗、肾衰了再好好用药吗?

 

误区 3:长时间用同一种药会产生耐药,需要换药。

正确做法:不要频繁更换药物。

高血压的用药非常个体化,每个人对不同的高血压药物敏感性不一样,所以刚开始用药的时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找到适合的药物种类和剂量。

一旦找到能够使血压达标,没有明显副作用的药物,就要长期坚持服用,不需要常规替换。高血压又不是细菌,不会出现「耐药」这种情况。如果血压情况有变化,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调整、加量或换药,而不是因为用的时间长了就换药。

 

误区4:联合用药副作用大

正确做法:血压达标重要。

控制血压的目标是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对大部分高血压病人而言,单一药物难以控制血压达标,所以需要联合用药。

不同降压药的作用机制不同,如果联合用药方案合适,不仅能控制好血压,还能减少并发症。比如 CCB 类药容易引起心动过速,此时联合使用受体阻断剂可以很好的预防心动过速。用药方案需要由专科医生来制定,取长补短,患者自己不可盲目自行组合。

高血压虽然都需要降压,但不一定必须吃降压药,生活方式的调整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也十分重要。就算吃降压药,更是非常讲究,非常复杂,非常专业。专业的事情一定交给专业的人,请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降压方案。


呕吐文章更多>

呕吐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