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健康
当前位置 : 首页>疾病库>老年人慢性胃炎>症状
首页 症状 病因
老年人慢性胃炎 (老年慢性胃炎)

老年人慢性胃炎症状

典型症状: 大多无明显典型的临床症状。最多见的临床表现是上腹部饱胀不适,以进餐后症状较重。和无明显规律隐痛、嗳气、反酸、烧灼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相关症状: 乏力 食欲不振 消瘦 头晕 口淡黏腻 腹部压痛

  一、症状

  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大多无明显典型的临床症状,最多见的临床表现是上腹部饱胀不适,以进餐后症状较重,和无明显规律隐痛,嗳气,反酸,烧灼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常见于进食冷,硬,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时可诱发症状加重,部分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头晕,乏力,消瘦,贫血,可出现舌炎,舌萎缩和周围神经病变,如四肢感觉异常,如慢性胃炎合并有胃黏膜糜烂者可出现少量或大量上消化道出血,黑便一般在3~4天后停止,如长期出血可引发贫血,其中A型胃炎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贫血,乏力,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较重,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轻重与黏膜的病理变化往往不一致,不能反应病情的真实情况要做一系列的临床检查,明确病情。

  1.临床体征

  慢性胃炎的体征不典型,部分患者在查体时有上腹部压痛感,如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时,体征较明显,特别是不能从体征上判断胃炎轻重,可作为与其他疾病鉴别一个方面。

  2.分类

  早在1728年Stahl首先提出慢性胃炎的概念,20世纪中期Schindler按胃镜形态学观察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胃炎和伴随其他疾病的胃炎,所谓肥厚性胃炎,过去由胃镜诊断者多未能由活检病理证实,因而目前该名词已废弃不用,Wood又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及胃萎缩,纤维胃镜问世以来对胃炎的研究更加深入,1973年Whitehead从病理角度,按部位,程度,活动性及有无肠腺化生进行分类,1973年Strickland等主张以病变部位结合血清壁细胞抗体的检测结果作为依据,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A型(胃体炎,壁细胞抗体阳性)和B型(胃窦炎,壁细胞抗体阴性),1982年我国慢性胃炎学术会议将其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1990年Misiewice等根据内镜所见与活检病理结合又提出了悉尼系统分类法,由此可见慢性胃炎的分类方法繁多,至今仍未统一,下面仅就Strickland分类法及悉尼系统分类法作一简介(表2)。

  二、诊断

  1990年,Misiewice和Tytgat在悉尼召开的第9届世界胃肠病学大会上提出一种新的胃炎分类法,它由组织学和内镜两部分组成,组织学以病变部位为核心,确定3种基本诊断:①急性胃炎;②慢性胃炎;③特殊类型胃炎,而以病因学和相关因素为前缀,形态学描述为后缀,并对炎症,活动度,萎缩,肠化及HP感染分别给予程度分级,内镜部分以肉眼所见的描述为主,并区分病变程度,确立了7种内镜下的胃炎诊断,此分类把病因,相关病原,组织学及内镜均纳入诊断,不再将慢性胃炎分成萎缩性和浅表性,而将腺体萎缩视为慢性胃炎的病理变化之一,使诊断更为全面完整,也有利于临床及病理研究的标准化,但是,悉尼分类未将不典型增生这一癌前病变列入,且临床上准确的病因诊断亦难做到,因而尚有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表3)。

  慢性胃炎诊断的首选方法是内镜和胃黏膜活检组织学检查,完整的诊断应包括:①病因诊断;②内镜诊断;③组织学诊断;④病理生理诊断,如泌酸功能,胃运动功能,幽门螺杆菌等。

  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很高,其一是因为引起胃黏膜炎症的病因很多,许多因素人们难以完全避免;其二医师对胃黏膜炎症的内镜和组织学改变认识不够,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内镜所到之处均有炎症,凡黏膜炎性细胞浸润即是炎症,本章在组织学和内镜表现中简单界定了正常胃黏膜,尚需以后进一步研究,特别是需要建立不同年龄组正常胃黏膜标准。

  慢性胃炎的症状无特异性,很多消化道疾病均可出现,需鉴别的疾病有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早期胃癌,胆囊炎,胆囊结石等,非糜烂性胃炎属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范畴,分为反流样型,溃疡样型,运动障碍样型,特发型等。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