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健康
当前位置 : 首页>疾病库>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状
首页 症状 病因 文章
老年人骨质疏松 (老年骨质疏松症,老年人骨质疏松症)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状

典型症状: 松质骨与皮质骨同样疏松,骨折部位多见于股骨、椎骨及尺桡骨

相关症状: 弥漫性骨质疏松 骨痛 胸闷 维生素C缺乏 背痛 垂体功能减退

   一、症状

  临床类型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组织细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改变,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以前者为多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2个亚型。

  Ⅰ型骨质疏松症:

又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多在绝经后至70岁。主要见于女性,女∶男为6∶1。骨质疏松以骨松质为主,最常见的骨折部位以椎体和远端桡骨多见。主要发病因素为雌激素缺乏。

  Ⅱ型骨质疏松症:

又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多在70岁以上,女性略多于男性。女∶男为2∶1。松质骨与皮质骨同样疏松,骨折部位多见于股骨、椎骨及尺桡骨。主要发病因素为年龄老化。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是指伴有明确的原发病或导致骨质疏松症的继发性病因者。主要病因有以下几类:

  (1)内分泌疾病:

  ①肾上腺皮质疾病:库欣病,阿狄森病。

  ②性腺疾病:促性腺激素增高症,非正常绝经性骨质疏松症,性腺功能减退。

  ③垂体疾病:肢端肥大症,垂体功能减退。

  ④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

  ⑤甲状旁腺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⑥胰腺疾病:糖尿病。

  (2)骨髓疾病:

骨髓病,白血病,淋巴病,转移瘤,高歇病,贫血(镰状细胞、地中海贫血、血友病),肥大细胞病。

  (3)肾脏疾病:

肾衰竭,肾功能不全,肾小管酸中毒,肾性骨病。

  (4)风湿性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炎性多关节病。

  (5)胃肠道疾病:

胃肠吸收障碍综合征,胃切除术,肠道旁路等。

  (6)肝脏疾病:

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或特发性)。

  (7)先天性结缔性组织病:

成骨细胞缺陷症,高胱氨酸尿症,Ehlers-Danos综合征及Marfan综合征。

  (8)药物因素:

类固醇类药物,肝素,抗惊厥药,免疫抑制剂,甲状腺制剂,抗酸剂(铝制剂)。

  (9)营养因素:

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AD过多,钙缺乏,蛋白质缺乏。

  (10)废用因素:

长期卧床引起的肢体瘫痪,宇宙飞行引起的失重,骨折后。

  3.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1)青少年骨质疏松症。

  (2)青壮年、成年人骨质疏松症。

  (3)妇女妊娠、哺乳期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分为2型。Ⅰ型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即骨吸收与骨形成均活跃,但以骨吸收为主,常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为低转换型骨质疏松,即骨吸收与骨形成均不活跃,但仍以骨吸收为主,常见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二、诊断

  通过病史、临床表现、骨密度测定、骨吸收骨形成的指标测定,骨质疏松不难诊断。

  在绝经后妇女或老年人,有易患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如老衰、种族遗传、生活习惯、运动减少、吸烟、饮酒、长期摄入咖啡等。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与骨质疏松的程度及骨折有关。在早期,骨质疏松较轻者,常无明显不适感,称为“静悄悄的疾病”。然而到了中晚期,则出现局部或全身骨痛,身高变矮、驼背,有外力或轻微外力即骨折,甚至呼吸障碍。

  1.骨痛

骨痛是骨质疏松症的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其主要原因有3点:①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小梁的吸收,断裂,骨皮质变薄,穿孔,从而引起全身疼痛;②在应力作用下,由于骨强度明显下降导致椎体楔形变或鱼尾样变形而引起疼痛;③由于骨骼变形,导致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张力出现变化。肌肉易于疲劳,出现痉挛,从而产生肌膜性疼痛。疼痛最常见的部位是腰背部、肋部及髂部,胸背部严重畸形时,全身各处均有疼痛。

  2.身长缩短,驼背

由松质骨和皮质骨组成的骨骼中,松质骨更易发生骨质疏松性改变。椎体主要由松质骨组成,而且支持整个身体,容易产生身高变矮等症状。

  椎体平均高度约2cm,骨质疏松时骨小梁破坏,数量减少,强度变弱。易于导致椎体变形。在严重骨质疏松时,整个脊柱可缩短约10~15cm。研究发现,妇女在60岁以后,男性在65岁以后逐渐出现身高缩短。女性在65岁时约缩短4cm,75岁时缩短约9cm。椎体压缩,但后结构如棘突、椎板、椎弓根并未压缩,从而造成整个脊椎前屈和后突驼背畸形,驼背越重,腰背痛的症状也明显。由于受力的原因,有些患者还伴有侧凸畸形。

  3.骨折

有研究证实,骨密度每减低0.1g/cm2(或低于峰骨量2SD)骨折危险性就增大1.5~2.5倍。发生时间多在绝经后5~8年,骨折的主要症状为疼痛。轻者常无明显感觉、重者压缩性骨折立即疼痛,约持续3~4周后逐渐缓解,以后遗留驼背、身高下降等。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首先发生在松质骨区域,导致骨小梁吸收,断裂,数量下降,同时在皮质骨区域出现穿孔,皮质变薄,从而造成骨质疏松性骨折易于出现在富含松质骨的胸腰椎、髋部、桡骨远端以及长管状骨的干骺端。常见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及转子间骨折、Colles骨折、肱骨颈、肱骨髁上骨折、踝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股骨髁上骨折等。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特点:在扭转身体、持物、开窗、室内日常活动、跌倒等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

  4.呼吸系统障碍

骨质疏松所造成的呼吸系统障碍,主要是由于脊柱畸形和胸廓畸形所造成的。虽然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及发绀等症状较少见,肺功能测定可发现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减少。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