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健康
当前位置 : 首页>疾病库>昏迷>文章正文
首页 症状 病因 文章

氰化钾是什么?氰化钾的毒性原理?

2021-05-12 09:00:04

氰化钾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因为它的毒性,它在今天是一种强大的东西。氰化钾如果接触到皮肤伤口,或者是少量的粉末,可以立即死亡,可见其毒性非常大。氰化钾与水接触或加热时会释放有毒易燃气体。那么,什么是氰化钾呢?氰化钾的毒性原理是什么?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小系列。

氰化钾是什么

氰化钾可以用于安乐死。口服或注射后,药物可在十秒钟左右突然死亡。白色球状团块,颗粒状或结晶性粉末,剧毒。它在潮湿的空气中潮解并释放出少量的氰化氢。溶于水,微溶于醇,水溶液呈强碱性,水解迅速。密度1.857 g/cm 3,沸点1497,熔点563。接触皮肤伤口或吸入微量粉末会导致中毒和死亡。有毒的氰化氢气体与酸接触会分解释放,与氯酸盐或亚硝酸钠混合会爆炸。

使用氰化钾的注意事项

1.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摄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抑制呼吸酶,导致细胞窒息。急性中毒可由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引起。口服50 ~ 100 mg可导致猝死。非猝死分为四个临床阶段:粘膜刺激、呼吸加快、疲劳、头痛、舌尖和口腔麻木;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黏膜鲜红等。惊厥时出现癫痫发作、昏迷和呼吸衰竭;瘫痪期间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心跳停止,死亡。长期接触少量氰化物会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眼睛和上呼吸道刺激。可能会引起皮疹。

2.毒理学数据和环境行为

毒性:剧毒。

急性毒性:LD506.4mg/kg(大鼠口服);8500g/kg(小鼠口服)

【生】诱变性

ily:宋体">:

DNA抑制:小鼠淋巴细胞1nmol/L

细胞遗传学分析:小鼠乳腺1nmol/L48小时。

污染来源: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其污染事故常发生于电镀、炼金、热处理、煤气、焦化、制革、有机玻璃、苯、甲苯、二甲苯、照相以及农药等的生产过程中。

代谢和降解:游离氰基在体内主要代谢途径是在硫氰化酶(或β巯基丙酮酸转硫酶)的催化作用下,与硫起加成反应,转变成毒性很低的SCN(只有CN-毒性的1/200)。然后由尿、唾液、汗液等排出体外。

游离氰基还可与体内含钴的化合物如羟钴胺)结合形成的氰钴化合物。因此临床上有用羟钴胺或依地酸二钴抢救CN-急性中毒的报告。

人体对CN-有较强的解毒机能,氰化物是非蓄积性毒物。当不致产生中毒剂量的少量外源性氰根进入机体后,可被迅速转化为或低毒物质排出体外。

氰化物在地面水中很不稳定,当水的pH值大于7和有氧存在的条件下,可被氧化生成碳酸盐与氨。地面水中带存在着能够分解利用氰化物的微生物,亦可将氰经生物氧化用途转化为碳酸盐与氨。因此氰化物在地面水中的自净过程相当迅速,但水体中氰化物的自净过程还要受水温,水的曝气程度(搅动)、pH、水面大小及深度等因素影响。

土壤对氰化物出有很强的净化能力。进入土壤的氰化物,除逸散至空气中的外,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在植物体内被同化或氧化分解。存留于土壤中并部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被转化为碳酸盐、氨和甲酸盐。当氰化物持续污染时,土壤微生物经驯化、毓可产生相适应的微生物群,对氰的净化起巨大作用。因此有些低浓度含氰工业废水长期进行污水灌溉的地区,土壤中的氰含量几乎没有积累。

残留与蓄积:自然界对氰化物的污染有很强的净化作用,因此,一般来说外源氰不易在环境和机体中积累。只有在特定条件下(事故排放、高浓度持续污染),氰的污染量超过环境的净化能力时,才能在环境中残留、蓄积,从而构成对人和生物的潜在危害。

迁移转化:氰化物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动植物体内都含有一些氰类物质,有些植物如苦杏仁、白果、果仁、木薯、高梁等含有相当量的含氰糖甙。它水解后释放出洲离的氰化氢,在一些普通粮食、蔬菜中,也可检出微量氰。

土壤中也普遍含有氰化物,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其含量为0.003-0.130mg/kg。天然土壤中的氰化物主要来自土壤腐植质。腐植质是一类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其核心由多元酚聚合而成,并含有一定数量的氮化合物。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可以生成氰和酚,因此土壤中氰的本底含量与其中有机质的含量密切相关。

由于氰化氢及易挥发,多数氰化物易溶于水,因此排入自然环境中的氰化物易被水(或大气)淋溶稀释、扩散,迁移能力强。氰化氢和简单氰化物在地面水中很不稳定,氰化氢易逸入空气中;或当水的pH值大于7和有氧存在的条件下,亦可被氧化而生成碳酸盐与氨。简单氰化物在水中很易水解而形成氰化氢。水中如含无机酸,即使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中生成的碳酸,亦可加速此分解过程。

氰化氢是有苦杏仁味的气味,极易扩散,易溶于水而成氢氰酸;氰化物一般为无色晶体,在空气中易潮解并有氰化氢的微弱臭味,能使水产生杏仁臭。

中毒症状:轻者有粘膜刺激,唇舌麻木头痛、眩晕、下肢无力、胸部有压迫感、恶心、呕吐、血压上升、心悸、气喘等。重者呼吸不规则,逐渐昏迷、痉挛、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迅速发生呼吸障碍而死亡。

危险特性:不燃。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遇酸或露置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分解出剧毒的氰化氢。水溶液为碱性腐蚀液体。

燃烧(分解)产物:氰化氢、氮氧化物。

3 、泄漏应急处理

对泄漏物处理必须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扫起,倒至大量水中。加入过量次氯酸钠或漂白粉,放置24小时,确认氰化物全部分解,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污染区用次氯酸钠溶液或漂白粉浸光24小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放入废水系统统一处理。对氰化氢则应将气体送至通风橱或将气体导入碳酸钠溶液中,加等量的次氯酸钠,以6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做统一处理。

4、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彻底清洗。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

5、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的清水或5%硫代硫酸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专用防护服。

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氰化钾的毒性原理及解毒方法

氰化钾(分子式:KCN)是氰化氢的钾盐。白色粉末或结晶, 也有加工成球状、丸状、块状的. 能溶于水、醇及甘油. 有潮解性. 车间空气中高容许浓度(以氰化氢计算)0.3毫克/米. 大鼠经口半数 致死量为10毫克/千克. 相对密度: 1.52(16) 熔点: 634.5℃。它无色、有杏仁味易溶于水,剧毒, 不会燃烧. 但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与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反应强烈, 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接触皮肤极易侵入人体, 引起中毒.。尽管有剧毒,它是能与元素金组成可溶化合物的极少数物质之一,(尽管氰化钠被应用的更普遍)。氰化物可分为无机氰化物,如氢氰酸、氰化钾(钠)、氯化氰等,有机氰化物,如乙腈、丙烯腈、正丁腈等均能在体内很快析出离子,均属高毒类。很多氰化物,凡能在加热或与酸作用后或在空气中与组织中释放出氰化氢或氰离子的都具有与氰化氢同样的剧毒作用。

工业中使用氰化物很广泛。如从事电镀、洗注、油漆、染料、橡胶等行业人员接触机会较多。日常生活中,桃、李、杏、枇杷等含氢氧酸,其中以苦杏仁含量高,木薯亦含有氢氰酸。在社会上也有用氰化物进行自杀或他杀情况。 职业性氰化物中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其次在高浓度下也能通过皮肤吸收。 生活性氰化物中毒以口服为主。口腔粘膜和消化道能充分吸收。

氰化物进入人体后析出氰离子,与细胞线粒体内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阻止氧化酶中的三价铁还原,妨碍细胞正常呼吸,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造成组织缺氧,导致机体陷入内窒息状态。另外某些腈类化合物的分子本身具有直接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中毒表现

中枢神经缺氧是起主导作用的。当吸入氰化气体或吞服大量高浓度致死剂量的氰化钾(钠)时,数分钟内可引起猝死。患者突然发生尖叫声,随即倒地,意识丧失,抽搐一阵,先呼吸停止而死亡。有的出现咽喉紧缩感,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继而意识丧失、抽搐、角弓反张、循环衰竭、呼吸表浅或呼吸不整,终呼吸麻痹而死亡。患者皮肤粘膜和血液呈现鲜红色,此乃血液含氰化血红蛋白之故。

现场急救

立即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吸氧。呼吸停止者应进行人工呼吸(但避免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心跳停止者,应即时作胸外心脏挤压。有条件者立即将亚硝酸戊酯2支包在手帕中压碎,臵患者口鼻前吸入,可反复应用23次。

在医院中还可用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或美兰等进行抢救。近来认为依地酸二钴(CO2EDTA)、组氨酸钴等有机钴盐类是治疗氰化物中毒的较为有效的解毒药。

[治疗原则]

1.脱离中毒环境、催吐、洗胃等。 2.解毒治疗(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法) 3.对症支援治疗。

看了以上的介绍,大家都知道了,氰化钾是什么以及氰化钾的毒性原理。嗯,小编提醒大家请画家游戏作用和用途,但它的毒性依然是很大的,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

昏迷文章更多>

昏迷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