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6 16:20:05
“药好了,趁热喝”——我们经常听人这样对病人说。需要趁热喝中药吗?其实没必要趁热喝中药。对于某些患者和疾病,可以灵活控制中药汁的温度。
一般中药汤剂宜“温服”,如瓜蒌、乳香等,可疏肝健脾,减少刺激性。丸剂、散剂等中成药要用温开水冲服,也是温服的一种。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能散风寒的中药宜“热”服,服用后可服用一些热粥、热水以助药物。
解毒清热的药物,尤其是解暑的中药,有较好的“感冒服”效果。对于清热中成药片剂或胶囊,如果水温太热,药物中的挥发性成分就会挥发。至于颗粒清热中成药如感冒清热颗粒,通常含有一些清热解表的成分,水温过热也会影响疗效。因此,这种颗粒状中成药应在60 ~ 70下用水冲走,待水温降至40左右后服用。
每种中药都有苦、辛、酸、麻、咸、涩等不同的味道,煎煮的药液会将这些味道汇集在一起,形成一种难闻的气味。尤其是一些味觉神经敏感的患者更容易恶心呕吐。
如何避免或预防服用中药和汤剂引起的呕吐?
一是采用小量频服法
也就是让病人先喝一口诱惑,吐了就让他吐。两三次之后,他一般能适应,然后再吃,一般就不会再吐了。
二是采用大量快服法
也就是说,汤凉了之后,屏住呼吸,一口气喝完。不要边喝药边停,以免引起药味,诱发呕吐。喝完汤剂后,立即用冷开水漱口,然后喝少量冷开水。也可以嚼一块口香糖去除药味。
三是采用药物干预法
甘草20克,加水煎煮,不吐时再服汤剂(中药中有大戟、芫花、海藻、甘遂等抗甘草药,以免产生反作用);将白芷6克放在舌头上,然后用舌头吞咽;服药后呕吐持续时:在汤剂中加入1 ~ 2汤匙姜汁,或服药后喝点姜汤。
有的时候有些病要走很多岗位,有的人真的皱着眉头,含着眼泪咽下去了。中医专家总结了六种消除中药苦味的方法,可以让中药更容易进口。
(1)掌握24小时内服药的时间,身体吸收药物有两个“黄金期”,一个是上午8点到10点,另一个是下午2点到3点。苦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内服用。
掌握药液温度。吃中药要注意“寒者热,热者寒”。但是苦中药的使用并不仅限于此。相关专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敏感,因此苦中汤的温度应控制在15-37之间。
掌握咽和咽,说明人体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前半部,以舌尖为亮点。因此,药液进口后,可以快速储存在舌根,自然吞咽,也可以用勺子直接将药液送到舌根,方便吞咽。
掌握服药速度药液在嘴里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越苦。所以苦的中药要服干净,稍纵即逝。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有利于胃肠道吸收药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加香料加蜂蜜、蔗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