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2 13:08:05
有些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和一些皮肤病,对季节变化或气候异常特别敏感,症状往往出现在天气变化之前。人们经常称这些病人为“天气预报员”。现代医学气象研究表明,这类疾病的发病和发病期有明显的季节性趋势,季节交替时容易发生。
春天是从冬天到夏天的过渡季节,秋天是从夏天到冬天的过渡季节。很多受过过度创伤、手术或骨折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晴天时,旧伤一般没有不适,阴雨天气来临时,旧伤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就四季而言,春天来了,旧伤易伤,晚秋次之。
为什么季节变换的时候旧伤会那么痛苦?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对春秋两季的气候特征有个大致的了解。中国是季风气候区,春秋季冷暖空气经常相遇,形成“锋面”天气带。气候统计显示,我国很多地区春秋季每隔几天就会有一次冷空气入侵;有时早上阳光明媚,下午冷锋过境,天气马上转为阴雨天气。由于冷暖空气经常交替,春秋两季空气湿度变化较大。骨折、手术或其他陈旧性创伤的患者,伤口部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会形成疤痕,疤痕中有无数纤细的神经纤维,对外界气象条件的变化相当敏感。天气多云多雨,湿度忽高忽低,也使疤痕组织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收缩或松弛,会造成神经纤维被挤压或牵拉,产生疼痛。
季节交替,怎样避免或减轻气象条件诱发旧病旧伤呢?
1.防止旧病复发的根本途径是消除病灶,做到“无病可发”。那些难以治愈的慢性病也应该积极治疗,以减轻症状。
2.季节变化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这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信息,即如果能掌握这些疾病的季节发病规律,提前知道什么季节、什么气候容易发病,对早期预防是非常有益的。目前国内很多气象台在编制和发布天气预报时,大多是进行这种与气象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预报内容,称为“健康预报服务”,提醒患者注意疾病预防。老弱病残,或者慢性病患者,可以利用天气预报来“心中有数”。
3.为了增强体质,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必须保持科学的饮食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在气候由冷转热的春季和初夏,要进行适当的耐热锻炼(古人有“春盖”之说);在秋季初冬,气候由热转冷时,需要进行适当的抗寒锻炼(也沿用古代的“秋冻”法),这样也会降低旧病旧伤的复发率。
4.为了预防和减轻旧伤的痛苦,有旧伤病史的患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春秋季节,要经常听看天气预报节目,冷空气来了要注意保暖,雨天要注意除湿(室内湿度可以通过暖机或使用空调来降低),尽量少出门。部分骨折或外伤患者可采取局部保暖措施(如包裹棉纱)保持旧伤口温度恒定;也可以用手按摩老伤口,促进血液循环。疼痛发生后,一些药物(如三七片、云南白药等。),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针灸、理疗、红外线照射等医疗手段,对消除旧伤疼痛也有显著效果。
(实习编辑:叶杰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