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健康
当前位置 : 首页>疾病库>耳聋>文章正文
首页 症状 病因 文章

中耳炎如何治疗?中耳炎不能吃什么?

2021-04-14 11:04:04

中耳炎是指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包括咽鼓管鼓室、鼓室窦和乳突气室)的炎性病变,多为非特异性炎症,尤其是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和化脓性两类。让我们仔细看看。

中耳炎的病因:

1、戴耳机听音乐也会引起中耳炎:

戴着耳机听摇滚音乐很容易引起慢性中耳炎、耳朵组织损伤、严重听力损失等并发症,如中耳炎。

2.吸烟(包括二手烟)也会导致中耳炎:

吸烟可引起全身动脉硬化,特别是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引起小血管痉挛,粘度增加,供应内耳血液的小动脉硬化,导致内耳血液供应不足,严重影响听力。

3、母乳喂养可导致婴儿中耳炎:

如果婴儿是仰卧位喂奶,由于婴儿的咽鼓管比较直,管腔短,内径宽,乳汁可以通过咽鼓管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所以妈妈在给宝宝喂奶的时候要坐好,斜着抱起宝宝,头直立吸奶。

4.游泳会导致中耳炎:

在炎热的夏天,游泳者

也越来越多,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

5,擤鼻涕方法不正确可导致中耳炎:

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因此应提倡正确的擤鼻方法: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侧。

6,感冒可引起中耳炎发病:

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因此预防感冒就能减少中耳炎发病的机会。\

中耳炎症状:

1、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即通常所说的害耳底。它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状主要是耳痛、流脓,小儿有全身症状比成人明显,可能的发热、呕吐等。其后果是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有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其它并发症有颅外并发症如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

2、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

(1)耳聋:可于感冒后、乘飞机下降或潜水时,突然出现听力下降,压迫耳屏或头位改变时,听力可有所改善。

(2)耳痛及耳内闷胀。

(3)耳鸣:多为低音调“轰轰”样耳鸣,打呵欠或擤鼻时可闻及气过水声。

(4)儿童病人可表现反应迟钝、误听或注意力不集中。

(5)耳镜检查:急性期鼓膜充血、内陷、光锥变形或缩短,锤骨短突外突明显,鼓室积液后鼓膜颜色改变,呈淡黄、橙红或琥珀色,若病程较长,则鼓膜多灰暗、混浊。若分泌物为浆液性,且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呈凹面向上的弧形线,透过鼓膜有时可见到气泡,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增多,若鼓室内积液多,则鼓膜外突。

3、卡他性中耳炎

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患者由于咽鼓管粘膜因较长时间的充血、水肿,变得增厚或粘连,引起咽鼓管的功能不良,鼓室内由于长期负压,使鼓膜内陷,活动的范围变小,因此出现耳聋、耳鸣症状。

耳聋:常因反复急性发作,听力时好时坏,渐进加重。初可为传导性,继可为混合性,早期亦可有“自声增强”现象。积液粘稠时,听力不会因为头位的变动而改变。耳鸣:耳鸣常使病人甚感苦恼,初可为低音调,晚期可为高音调(如蝉鸣),但无一定规律,有的患者可感觉耳内有闭塞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缓解。

4、渗出性中耳炎

(1)耳内有闭塞胀闷:凡急性期时都有不同程度的耳内阻塞胀闷,头晕。慢性者仅有阻塞感。儿童表述不清。

(2)听力下降:急性渗出性中耳炎表现上呼吸道感染在前,听力下降在后,自听有回声,头部摆动时可出现症状加重或减轻。慢性渗出性中耳炎起病隐匿,往往说不清发病时间。儿童双耳患病时常出现对音响反应迟钝,看电视要调大音量,学习精力不集中。若一侧耳朵正常,可长时间不被家长发现。

(3)耳鸣:急性期耳内有过气水声,中后期因中耳腔内积存液体形成纤维粘连,出现不同程度和形式的耳鸣。

(4)耳痛,少数渗出性中耳炎患者还可出现耳内流水。

5、慢性中耳炎

(1)耳流脓:是本病的主要常见症状。可为粘液、粘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2)耳聋: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此种耳聋,多与病性的进展成正比,即病变较重,耳聋也加重。一般为传导性聋。

(3)除上述症外,如有眩晕、呕吐、面瘫、剧烈头痛、寒战、高热等症状出现,证明已有并发症发生,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6、急性中耳炎

突然发生的耳痛,常伴有感冒或咳嗽。患者若是婴儿便会哭闹不止,并揉擦患耳的耳垂。发热,体温可高达39摄氏度。可能出现呕吐,或者耳道可能流软耳垢或脓液。患耳可能听觉失灵。

7、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以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的并发症。

1、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畏寒、发热、怠倦、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一旦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2、耳痛:耳深部疼痛,逐渐加重。如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眠,烦燥不安。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顿减。

3、耳流脓: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可为粘液、粘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4、听力减退及耳鸣:开始感耳闷,继则听力渐降,伴耳鸣。耳痛剧者,耳聋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晕,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

5、耳聋: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此种耳聋,多与病性的进展成正比,即病变较重,耳聋也加重。一般为传导性聋。

中耳炎治疗:

中耳炎西医治疗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Chronicsinusitis)、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Chronictonsillitis)。

2、药物治疗: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能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4、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在干耳后2个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5、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

6、中耳炎的手术治疗:

除了少数简单的中耳炎病例可施行局部麻醉外,大多数情况都需全身麻醉。

首先是做切口,切口可以从耳前或后皮肤切开进入,视破洞大小以及位置而定,较小的破洞甚至直接修补,不须动到外耳。如果要从耳后开,则术前需要将头发剃至耳上三公分;如果要从耳前开,则只需要将鬓角剃至耳壳上缘即可。开刀时在显微镜下将病变组织除去后,即修补耳膜。若有听骨缺损的问题,则同时处理。接下来将外耳道用软胶填塞,接着伤口缝合,中耳炎手术即完成。

手术进行时间平均约需1.5个小时左右,视困难度增减。若连同准备、麻醉及恢复一起算,约需2~3个小时。如果是珍珠瘤的话,就需要较多的时间。

7、内窥镜治疗技术:微创内窥镜治疗技术是广泛流传于欧美国家的重点推广技术,较之传统耳显微镜,耳内窥镜具有视野广、操作灵活的特点,能多角度、更容易的获得中耳腔病变较的信息。在耳内窥镜下手术,更加方便、快捷、、微创。耳内窥镜技术主要应用于单纯鼓膜修补,耳内窥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8、咽鼓管吹张:可采用咽鼓管吹张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促使咽鼓管通畅,还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泼尼松龙,达到通畅和引流的目的。

中耳炎中医治疗

1、风邪滞窍

【症状】感冒之后自觉耳内胀闷或微痛,耳鸣及听力减退,自声增强,鼓膜内陷,色红肿胀或见液平面。伴发热恶风,鼻塞流涕等。

【治法】治宜疏风散邪,行气宣痞。

【方药】银翘散合通气散: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淡竹叶,荆芥,淡豆豉,牛蒡子,芦根,川芎,柴胡,香附。鼻塞重者加辛夷、苍耳子,耳胀闭甚者加藿香、菖蒲,若鼓室内有积液者,可加木通、泽泻,若为风寒雍遏肺经,全身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耳内闷胀,听力下降;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治宜宣肺散寒通窍。方用三拗汤合苍耳子散加减:麻黄,杏仁,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荆芥,防风,甘草;水煎内服。

2、痰湿聚耳

【症状】耳内胀闷闭塞感较重,听力下降,自声增强,摇头时耳内有水响声。检查见鼓膜有弧形水平线或鼓膜外凸。全身多有头重头晕,倦怠乏力,口淡腹满;舌淡苔腻,脉濡或滑。

【治法】宜健脾升清,利湿通窍。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加减:黄芪,党参,白术,柴胡,当归,陈皮,辛夷,茯苓,泽泻,石菖蒲,车前子,葛根,木通;水煎内服。

3、气血瘀络

【症状】耳内有闭塞感,听力减退,耳鸣渐起,日久不愈。鼓膜内陷明显,或有增厚,钙质沉着,粘连萎缩;舌质暗红,脉涩。

【治法】治宜活血通络,聪耳开窍。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全蝎,地龙,黄精,葛根,丝瓜络,路路通.若兼有头晕,腰膝酸软,为肾精虚弱,可加用六味地黄丸或耳聋左慈丸,内服。

中耳炎患者不能吃:

(1)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品辛散助热可使内热加重,病情加剧;

(2)生冷食物,如冰冻果品、饮料、冰激凌等,这些冷冻食品易伤脾胃,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受损,而降低人体免疫力,加重病情;

(3)发物,鱼、虾、蟹、公鸡、牛肉等食物具有一定的致敏因素,可使人体发生过敏反应,能使中耳炎的症状加重;

(4)肥腻厚味食物。这类食物易聚湿生痰,助热化火,可使体内湿热内盛,症状加深。

治疗中耳炎应以粘、洗、吹耳为治疗一条线,可标本兼治。

(1)粘:外耳道及中耳内如果有较多的脓汁存留,滴什么药物都难以有效。因此清除脓液是治疗的关键,可用棉签仔细的擦拭,或用吸引器吸出。

(2)洗:如脓汁粘稠,不容易擦出时,可用3%双氧水清洗,然后再用吸引器吸出或用棉棒擦拭。

(3)吹耳:以纸卷成细管或用细塑料管摄入适量的”开窍清耳方“药粉,吹入耳道深部。

中耳炎预防:

1、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时间。

2、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鼻腔通畅。

3、积极治疗鼻腔疾病,擤鼻涕不能用力和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4、游泳后要让耳内的水流出,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5、积极防治感冒。

中耳炎注意事项

(1)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2)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3)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好用棉签吸干水份。

(4)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5)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休质,减少感冒。

(6)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瓜、苦瓜等。

耳聋文章更多>

耳聋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