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冰,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心胸学组秘书。致力于心血管外科的临床及研究工作超过十五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2011年获得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医学博士学位。作为专业的心血管外科医生,参与了超过5000例心脏外科手术,其中独立完成逾2000例,包括各类心脏病变矫治,复杂畸形的姑息及根治性手术,以及儿童瓣膜及血管畸形的外科修复。近年每年主刀手术在400-500例,其中半数以上为复杂危重患者,同时深入研究危重小婴儿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对新生儿期的肺动脉闭锁,主动脉弓部病变,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单心室的分期手术等外科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最小的复杂心脏畸形手术矫治为体重1.9公斤。个人在2018年第三届心外青年医师手术技能大赛获得先心组全国冠军。 新技术方面:2015年底结束国外学习后,回国开展GOTX膜双叶瓣重建肺动脉瓣,对右室流出道肺瓣缺失的患者取得良好的近期及中期结果,是目前国内缺乏同种带瓣管道重建右室流出道的一种有效替代技术;2017年在国内首次发表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于升主动脉并壁内走行畸形的外科矫治,救治了一批存在潜在猝死风险的青少年,目前已积累国内最大宗病例;2019年所在手术团队通过胚胎及解剖学的研究,证实单纯的一侧肺动脉缺如可以通过早期的手术矫治挽救退化缺如的肺动脉,最终可挽救患侧病肺。 近年与高校及研究所合作,深入研究结构性心脏病特别先心病的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在3D打印心脏,虚拟现实及混合现实重现心脏解剖方面,取得突破成绩,并成功运用于临床,提高了复杂心脏畸形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所在团队自2018年开始将医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先心病的防诊治及预后研究,同年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参加第一届深圳医疗健康大数据创新应用国际大赛,获得三等奖。2019年作为主要参与人,课题组获得科技部门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及医院登峰计划资助,各资助金额一千万,即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进行先心病防诊治方案精准化研究。计划用三年的时间,依靠心研所前期两万例先心病的数据基础,构建先心病风险预测、精准诊疗和预后评估的模型,并设计临床研究修正模型。目的是提升中国先心病的总体治疗效果,使心研所先心病诊疗水平与欧美顶级心脏中心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