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健康
当前位置 : 首页>疾病库>热咳>文章正文
首页 症状 病因 文章

夏秋交替,不要急着“贴秋膘”,科学养生看这里

2021-04-21 15:56:04

秋天的开始已经过去。目前昼夜温差大,气温忽高忽低,往往是疾病的“多事之秋”。另外,秋天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这时,草叶落下,花草树木枯萎。人容易接触到风景,产生悲秋等悲伤情绪,使其身心脆弱。那么,在这个时候,应该如何科学的养生,防止疾病入侵呢?

不要急于“后秋”

俗话说:当你在秋天开始的时候到达,冬天到了春天,你就会得到健康。在我们的日常观念中,相对于夏天高温导致的食欲不振,秋天开始后,天气越来越凉爽,食欲越来越好,是“给秋天增肥”补充身体的好时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有大鱼大肉。如果我们故意这样做,我们不仅会失去健康,还会生病。

漫长炎热的夏季过后,人们吃了大量冷饮,脾胃功能会普遍减弱。如果人们急于补充,会突然增加脾胃的负担,使长期虚弱的消化器官无法承受,导致消化器官功能障碍,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而且夏天由于湿气重,脾胃容易不适,甜稠的饮食有助于抑制湿气,进一步对脾胃有害。尤其是“补火”的话,真正的秋天来了,人就容易生病。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人们不需要“后秋”呢?当然不是。一个夏天的损失,立秋还是要补回来的。原则是“少辣多酸”,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辣产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干膨化食品。一些“抗干不油腻”的补充品,比如百合、藕、萝卜、木耳、山药。在家里也可以用枸杞、莲子、银耳、山楂、乌梅、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做成几碗秋季保健粥,可以达到润燥秋季的目的。"

饮食要温、淡、素、鲜,避免暴饮暴食,减少生冷食物的摄入,多吃熟食和温热食物,尤其是早上醒来不要吃水果和喝凉水,以免对肠胃产生过度刺激。

另外,在健康补充方面,避免无病补充。比如鱼肝油吃多了会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导致肥胖,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吃太多补药是有害的。认为“多吃补药,治病,强身无病”,认为“补肉,吃药,补贵”是不科学的。

注意日常生活和护理

“你冷静了,你就安静了。”秋季五脏属肺,肺气不足,身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力下降,会产生烦躁和忧愁。所以在心理康复中,要坚持内心平和,心态平和。

只有当你有一种克制的态度时,你才能拯救自己。有时候,头脑消耗的气血比身体运转的要多,不要让自己“太费事”。在精神康复上,也要顺应季节特点,以“受”为关键,做到安心、不烦躁、不熬夜;或者收敛心智,保持内心宁静;或者多接受阳光,转移低落的情绪。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防止秋季干燥对人体的损害,需要及时调节空气湿度,保持周围环境的湿度。你可以在家里或院子里种植或放置更多的绿色植物,以增加空气的湿度。

夏末秋初昼夜温差增大,体弱者易感冒腹泻。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看,秋季腹泻的预防主要是预防感冒,尤其是预防疲劳后的感冒,因为疲劳降低了身体的免疫力,病毒很容易利用。除了及时增减衣服和保暖外,还应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以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疾病的发生

“春天睡觉,秋天不够,夏天睡午觉”,立秋之后,不仅困倦,还会使人感到虚弱。为了避免秋季缺乏的现象,我们应该保持足够的睡眠,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循序渐进地锻炼。

这些疾病应该预防

秋天,人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是“秋燥”,那么“秋燥”到底是什么呢?简单来说,秋天天气干燥,湿度降低。“秋燥”是人在秋天感觉干燥而引起的疾病。秋对应五行中的肺,“秋燥”易伤肺,致肺炎。

除了肺部疾病,肠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在秋季开始频繁发生。秋天是各种水果的收获季节。人们倾向于生吃和熟吃,而不是乱吃。此外,进入秋季后,人体的消化功能和肠道的抗病能力开始下降。此外,当季节交替时,细菌繁殖,食物容易腐烂。所以很多人一不小心就会患上肠胃疾病。

尤其对于儿童、老人来说,抵抗力相对较低,在秋季极易发生急性腹泻。

  同时,秋季也是流行感冒为严重的一个季节,忽冷忽热的季节不仅让人难以适应,整个免疫系统也很难调整过来,所以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就增高了。

  除了常见病,还有“秋季病”也不得不防。立秋之后,天气会逐渐转凉,很多中年人会觉得自己骨头痛,这其实就是“秋季病”的一种。

  因为夏季人体出汗多,肌肉毛孔疏松,吹空调时间过长,寒气都集中在腿上,秋天一到,不通则痛,就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严重者连走路都会觉得不舒服。除此之外,咽喉炎以及儿童的感冒发烧也是需要预防的“秋季病”。因此,立秋以后尽量少用空调和电扇,注意冷暖变化。

  此外,立秋湿度较小、浮尘较多,花草树木开始了新一轮的新陈代谢,各种导致过敏的因素同样容易“招摇过市”,加之空气受到污染很严重,而过敏源会刺激到鼻黏膜,所以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非常高。

  要想提早预防这些疾病,必须从现在开始,多拿凉水洗脸,有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要经常拿凉水或者凉盐水洗鼻,提早适应秋季日渐变凉的天气。而对于老年人来说,老年人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且适应性差,极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病。

  中医秋季养生方法

  1.咀嚼鼓漱:

  每天晨起和临睡前,有如咀嚼口香糖样(张大口)作上下颚运动100次。然后闭嘴,舌抵上颚鼓漱100次,使津液满口,徐徐咽下,反复36回。咀嚼时,颊部肌肉会将滞留在左侧头部的血液向下牵引,送回心脏,促进血液回圈,抵御秋季凉气。

  2.压揉承浆穴:

  承浆穴在唇下凹处,以食指用力压揉,即可感觉口腔内会涌出分泌液。若糖尿病患者在想喝水之时,用力压揉此处10余次,口渴即可消失,不必反复饮水。这种分泌液不仅可以预防秋燥,而且含有可延缓衰老的腮腺素,同时可使老人面色红润。本法简单实用,作为长期保健可以不受时间、场所的影响,随时应用。

  3.“嘻”字功:

  在空气清新处站立片刻,尽量吸入新鲜空气,稍顿一下,然后口中发出嘻(xi)音,渐渐呼出浊气,反复36次。“嘻”字音可以清肺。对外感发热咳嗽、痰涎上涌、老年性气管炎" 支气管炎" 慢性气管炎" 支气管炎等,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热咳文章更多>

热咳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