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0 10:42:58
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真菌感染。它通常是一种机会性感染,或条件致病性感染。念珠菌,也称为念珠菌,是一种酵母样真菌,其中白色念珠菌是主要病原体。这类真菌一般为自然界和人体皮肤、黏膜中的腐生菌,可作为人体正常菌群。一旦人体免疫力下降,特别是细胞免疫力下降,这种真菌就会侵入体内,引起各种系统感染。近年来,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导管技术、器官移植、糖尿病、肿瘤、白细胞减少症等患者的广泛应用增加,全身念珠菌病的发病率增加,部分患者因诱发播散而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白色念珠菌是主要致病菌,估计比其他念珠菌种的毒性大几十倍。然而,由于现代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白色念珠菌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他假丝酵母种类包括热带假丝酵母、近平滑假丝酵母、假丝酵母、星盘假丝酵母、牛奶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和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容易发病。念珠菌细胞首先粘附在粘膜壁上,生长发育,形成菌丝,侵入引起感染。由于对某些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或者是白色念珠菌的消除,使白色念珠菌产生耐药性,或者是一些以前被认为是非致病性的新的白色念珠菌产生致病性。比如白色念珠菌可以对氟胞嘧啶、氟康唑产生耐药性,而克柔念珠菌本身对氟康唑具有耐药性。葡萄牙假丝酵母、解脂假丝酵母等新菌株也可致病。
皮肤念珠菌病:间擦性念珠菌病,好发于常浸水妇女手的3~4指间,局部浸软发白,表皮剥脱,下面为鲜红色湿烂面。也见于妇女乳房下及成人腹股沟(或小儿),如尿布皮炎样改变,但周围有星形小丘疹;念珠菌性毛囊炎,见于小儿及长期卧床病人,夏日多见,常在后背,如痱子样皮疹;泛发性皮肤念珠菌病,见于小儿、营养不良者,界限清楚,干燥脱屑融合成片的红色斑丘疹,周围有星状类似损害;念珠菌性甲真菌感染,常伴有甲沟炎,红肿,常可挤出少许脓液,一般无自觉症状,久之,甲出现白点、横沟,甚至破坏、萎缩;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CMCC),是一独立疾病,可分4种类型。可伴有内分泌疾患。常见的一型是从生后出现鹅口疮,以后延及面部皮肤,出现红斑、脱屑,最后变成肉芽肿,结黑痂,形如皮角,头面部易受侵犯,手及甲均可受累,甲变厚、不平、色黑褐。顽固难治。
粘膜念珠菌病:鹅口疮,好发于小儿,颊粘膜或舌、咽部红斑,上有白色伪膜状物,如凝乳状。成人发病常与重症使用广谱抗生素有关,此种病变易转变为深部系统性病变;外阴和阴道念珠菌病,包括男性的龟头炎。损害类似鹅口疮样改变,自觉症状为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加,阴道肿胀,有烧灼感,可有性交和排尿困难。可以传染给性伴侣引起龟头炎,在龟头、包皮内层可见有类似鹅口疮样改变。阴道念珠菌病可以有复发性慢性改变。顽固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