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健康
当前位置 : 首页>疾病库>高血压>文章正文
首页 症状 病因 文章

剖析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小方法大全

2021-06-13 14:24:06

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即使今天科学如此发达,中医在我们的健康和疾病治疗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养生,有必要学习一些简单的中医养生知识。下面,我就简单说说一些关于中医保健的相关知识。

中医整体观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旦发生疾病,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病变也可以体现在一些细微的部位。任何疾病都不是“完全”独立的,哪怕只是脸上的几个“疙瘩”,也是全身一小部分寒热不足的表现。使用清热药方后,患者会惊讶地发现,眼睛不红,牙龈不肿,小包没了,食欲正常,大便通畅……症状局部出现,但全身得到治疗,这就是中医整体观的体现。

除了人体本身,天人合一也是中医整体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叫“天人合一”。《黄帝内经》年提出“适应自然界四季变化,调整精神活动、衣食住行,适应生长采集规律,从而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中医的病机观

外感疾病能否进入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取决于正气的强弱和正气与邪气的对比。怕冷是善恶争斗的标志。当人体受到寒邪侵袭时,会立即警觉,表现出厌恶寒冷的症状。发烧也是善恶之争的表现。当邪灵和正气进行激烈的战斗时,人体就会发热。

当人体受到外界病原体攻击时,通常采取发汗、呕吐、腹泻三种方法将病原体排出体外。如果邪气在体表,人体就会流汗,让邪气从体表走掉;如果有恶灵存在,比如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胃会立即反应恶心呕吐,吐出这些有害物质;如果这些不干净的食物继续到达肠道,人体就会通过腹泻排出这些脏东西。

中医养生谚语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阴阳和谐,气血通畅。中医认为,顺应自然是健康长寿的基本方法。人对应天地,常年养生。在适应自然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天要盖而不冻,秋天要凉而不暖,提倡修心安神。夏季防暑和长夏防湿。冬季应防寒、温凉适中,以防渗漏,防止邪损正气,保持内外杨琪处于封闭状态。必须知道四季养生的重要性。

1.虽然养生的方法很多,但都离不开精、气、神。精是健康之本,气是健康之本,神是健康的

之魂,精充、气盛、神安,为生命之要。恬淡虚无,精神愉悦,心胸坦荡,真气内存,自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

2、养神先养心,心境宜宁静,心诚意正到心悦神宁,神安到形壮,自能顺养天年。暴怒易伤肝,郁闷则气滞,思过则气结,气滞则血瘀,气血淤滞,百病乃生。

3、养生先养胃,保养脾胃,气血化生,身体赖以强壮,自能养生长命。饮食宜多样,口味宜清淡,食酸以宜养肝,食辛以养肺,食甘以养脾,食苦以养心,食咸以养肾。不偏食偏嗜不暴饮暴食,忌肥甘厚味,忌过食生冷,少食辛辣,戒烟限酒,饮食适宜,五脏安康。

4、养体先养肾,肾为先天之本,内含真阴真阳,故当保养。房事宜适度,精神宜安宁,神安心静而不妄动,清心適欲而青春常驻。气宜充盛,气机宜调畅,过劳则耗气,过逸则气滞,劳逸适度,常动少静,自能气血调畅,远离疾病。

5、“要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阳气偏盛,肾气未充,故宜节制饮食,防止过逸过暖。老年肾气渐衰,体力渐减,事事当量力而行,处处应加以呵护。

要言之,顺应四时,行神两调,保养脾胃,运动肢体,激扬正气,防御外邪,科学养生,求健康平安;和谐处事,获延年益寿。

什么是精、气、神?

俗话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为什么说精、气、神是人的三宝呢?这里我们就具体解释一下。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具有多种功能:1.促进生长发育:精是构成形体各组织器官的主要物质基础,并是促进胎儿生长发育的物质;2.滋养作用: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及其他组织器官起着滋养作用,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3.生殖作用:生殖之精是生命的原始物质,具有生殖以繁衍后代的作用。

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的生命活动,需要从“天地之气”中摄取营养成分,以充养五脏之气,从而维持机体的生理活动。人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血和津液等,皆有形而静之物,必须在气的推动下才能活动。当气的运动失衡时,就会引发疾病。因此中医治疗的目的就在于恢复气机升、降、出、入的平衡。

神,是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集中表现和主宰者。神的物质基础是精。神在生命之初就生成了,当胚胎形成之际,生命之神也就产生。神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后天的滋养,所以只有水谷精气充足,五脏和调,神的生机才能旺盛。人的神与形体是不能分离的,因此人的身体状况必定会反映在神。当身患疾病时,神受到侵害,就会出现种种异常状况,如目无光彩、语言失常、昏不知人等。所以临床观察病人的神,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安危。

精、气、神三者,中医称为三宝,认为它们是可分不可离的。精可化气,气可化精,精气生神,精气养神,而神则统驭精与气。鉴于三者间的互相关联,任何一个的失调都会影响其它二者,只有当三者和谐稳定时,人才能保持健康。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

1、子时(2300100此时胆经旺。我们要平躺在床上睡觉。子时是中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至关重要。

2、丑时(100--300此时肝经旺。我们要在熟睡的状态下。中医理论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肝藏血”是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旺的丑时完成。

3、寅时(300500此时肺经旺。这是养肺的好时机。“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的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病的人反应尤为强烈。一般咳嗽总是在这个时间,可以不要管他,让咳嗽来咳出肺之废气。

4、卯时(500700)此时大肠经旺。这时早起活动一下方便排便。肺气足了才有大便。“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分的新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5、辰时(700900此时胃经旺。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容易消化的时候。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饭后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强度锻炼。

6、巳时(9001100此时脾经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红润。此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养花。疲倦时闭目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说话耗气,“寡言语以养气”。

7、午时(11001300)此时心经旺。“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8、未时(13001500此时小肠经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送至脾。小肠在未时对人的营养进行调整。此时或午眠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或浏览时事(相当于现代人看报),或做家务。

9、申时(15001700此膀胱经旺。此时或读名人诗文,或练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或观落霞。膀胱经气化也需要原料,所以这个时段好多喝水,多吃水果。这个时段不要憋尿,无论再忙也得排泄,把废物排出体外。经常坐办公室的人,没事就揉揉小腿,对膀胱经很有好处。

10、酉时(17001900此时肾经旺。“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晚餐宜早,宜少。晚漱口,以利口齿。

11、戍时(19002100此时心包经旺。“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经戍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心包经又主喜乐。所以人体在这个时候应该有些娱乐。

12、亥时(21002300此时三焦经旺。三焦是六腑中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亥时睡觉。

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小方法

一,牙齿保健法1,大、小便时,将嘴闭住,咬紧牙关。2,经常叩齿,长年坚持可保护牙齿坚固,不易脱落。

二,强壮心脏法:经常按压手心的劳宫穴,有强壮心脏的作用。可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也可将两手顶在桌脚上按劳宫穴,时间自由掌握。

三,搓脚心法:每晚用热水洗脚后,取坐姿搓两脚心,每次510分钟。按摩脚心,有益精补肾作用,能活跃肾经内气,防治调理高血压动脉硬化

四,按压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全身强壮要穴之一,用手指甲按压足三里穴,以感到麻胀为度,经常按压有益健康。

五,意守丹田法:当工作、学习引起疲倦时,闭上眼睛,舌抵上腭,排除杂念,使整个意念集中在脐下的丹田部位,时间可灵活掌握。做完之后会感到精力充沛。

六,按摩小腹部:每晚临睡前,将手放在丹田部位,先顺时针按揉36次,再逆时针按揉36次。有理气、助消化、健胃之功效。

七,暖肾法:每晚临睡前,用两手交替轻轻按摩睾丸各81次,动作如手中握着两个球来回滚动。

八,壮腰健肾法:扭摆腰部,以起保健肾脏功能作用。站立,两手插握在腰部,上身向前稍倾,慢慢将腰部左右扭摆,动作逐渐加快,使腰部感到发热时为宜。

九,皮肤干沐法:将两手搓热,从头顶百会开始搓摩,依次为面部、肩臂、胸部、腹部、胁部、腰部、腿部等;每日一到两次,可调理舒畅气血。

十,常运目法:将眼球自左至右转动10余次,再自右至左转动10余次,然后闭目休息片刻。每日可做45次,可以清肝明目。


十一,闭口少言法:每日经常闭口调息,舌抵上颚,呼吸均匀和缓。言语宜简默:为养生平时讲话不宜过多,以免耗伤真气。

十二,津常咽法:每日清晨以舌抵上颚,或用舌尖舔动上颚,漱津满口时分数次咽下,有助于消化功能。

十三,面宜常搽:每天清晨,搓热双手,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搽到额部两手向两侧分开,经两颊而下,可反复10余次,至面部轻轻发热为度;可以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

十四,常提气法:在吸气时,稍用意用力,提肛门连同会阴上升,稍后,在缓缓呼气放下,每日可做57次;有利于气机升降,调理气息养生。

十五,促进睡眠法:每晚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掌,而后将双掌贴于面颊,两手中指起于“迎香穴”向上推至发际;经“睛明”。“攒竹”、“瞳子胶”等穴位;然后两手分别向两侧额角后而下,食指经“耳门”穴返回起点,如此反复按摩3040次,可治疗调理神经衰弱症,促进睡眠。

高血压文章更多>

高血压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