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健康
当前位置 : 首页>疾病库>播散型淋病>检查
首页 症状 病因
播散型淋病

1.涂片检查

取患者尿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作革兰氏染色,在多形核白细胞内找到革兰氏阴性\n双球菌,涂片对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的单纯淋菌性前尿道炎患者,此法阳性率在90%左右,可以初步诊断,女性宫颈分泌物中杂菌多,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阳性率仅为50-60%,且有假阳性,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培养法检查女病人,慢性淋病由于分泌物中淋球菌较少,阳性率低,因此要取前列腺按摩液,以提高检出率。\n咽部涂片发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不能诊断淋病,因为其他奈瑟菌属在咽部是正常的菌群,另外对症状不典型的涂片阳性应作进一步检查。

2.培养检查

淋球菌培养是诊断的重要佐证,培养法对症状很轻或无症状的男性,女性病人都是较敏感的方法,只要培养阳性就可确诊,在基因诊断问世以前,培养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筛选淋病的唯一方法,目前国外推荐选择培养基有改良的Thayer-Martin(TM)培养基和New York City(NYC)培养基,国内采用巧克力琼脂或血琼脂培养基,均含有抗生素,可选择地抑制许多其他细菌生长,在36℃,70%湿度,含5%-10%CO2(烛缸)环境中培养,24-48小时观察结果,培养后还需进行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氧化酶试验和糖发酵试验等鉴定,培养阳性率男性80%-95%,女性80-90%。

3.抗原检测

1.固相酶免疫试验(EIA):可用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淋球菌抗原,在流行率很高的地区而又不能作培养或标本需长时间远送时使用,可以在妇女人群中用来诊断淋球菌感染。\n2.直接免疫荧光试验:通过检测淋球菌外膜蛋白I的单克隆抗体作直接免\n疫荧光试验,但目前在男女二性标本的敏感不高,特异性差,加之实验人员的判断水平,故该实验尚不能推荐用来诊断淋球菌感染。

4.基因诊断

1.淋球菌的基因探针诊断\n淋球菌的基因探针诊断,所用的探针有:质粒DNA探针,染色体基因探针和rRNA基因探针。\n(1)质粒DNA探针\n① 隐蔽质粒DNA探针,淋球菌质粒分为三种:接合性质粒,分子最大,为36kb DNA; 耐药性质粒包括两个质粒,DNA长分别为5.6kb和7.1kb;隐蔽质粒4.2kb,其中隐蔽质粒存在于96%的临床淋球菌分离株中,其它奈瑟菌不含有此质粒,故可用它的序列作为特异DNA探针检测淋球菌,Torres采用核酸杂交技术检测淋球菌,所用探针为隐蔽质粒,用该探针对134株淋球菌和131株相关菌株的检测,有124株淋球菌杂交反应阳性,占93%,还可与个别其它的奈瑟菌出现交叉反应,对测定探针的敏感性实验表明可检出102CFU淋球菌,研究证明隐蔽质粒中CPPB基因序列在所有的淋球菌染色体中(包括不含该质粒的菌株),因此CPPB基因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Torres等用CPPB基因探针检测了201份临床标本, 采用非放射性地高辛标记系统, 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和98%。\n② 耐药性质粒DNA探针\n淋球菌的抗药质粒可分为:\n①产青毒素酶淋球菌(PPNG)其β-内酰胺酶阳性;\n②具有高水平的质粒介导的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nPPNG菌株是1976年首次在实验室分离得到的,该菌中含有编码产青毒酶的基因,该基因既可整合于染色体上也可出现在质粒DNA中,而后者居多,称之为产青毒素酶质粒,质粒有二种,大小分别为7.4kb和5.3kb,Pescador1998年设计一特异的检测淋球菌编码β-内酰胺酶基因的探针,采用酶化学发光法标记,液相杂交,用测光计测是特异杂交体的光量,在4h内可检测104-105CFU的PPNG菌株,TRNG菌株虽对四环素耐药,但通常对β-内酰胺酶类及喹诺酮类抗菌素敏感,因此,在实验室药敏检测中可归为敏感细菌,Pescador用抗四环素淋球菌(TRNG)tetm基因的寡核苷酸探针

查看全部

播散型淋病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