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

刘旭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心内科

[展开]擅长:心脏起搏与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收起]
执业点
医生简介

    刘旭,博士,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房颤诊治中心主任。 1992年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心内科。

    从事心脏起博与心电生理的临床工作,使国内较早开展射频消融临床应用的成员之一,尤其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和起博器的安装,个人已完成快速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逾8000例 (其中房颤消融4000例),包括房室结双径路。房室旁道等常见病例,及房速,房扑,特发性室速等少见或特殊病例,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室上速及房扑,不适当窦速等,对老年人及儿童和青少年合并的快速心率失常的射频消融也有较深的研究,个人完成的射频消融病例数量和质量居国内首位。在上海地区首先开展了室性早博的射频消融,对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室早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也是全国少数把阵发性房颤这一国际性难题的导管射频消融,也是全国少数把阵发性房颤的导管射频消融作为常规工作的单位之一,在房颤的导管射频消融也是在国内率先采用超生球囊,冷盐水导管,三维标测系统等新技术的单位之一,目前完成房颤的导管射频消融4000余例,2009年全年房颤导管消融超过1000例,居国内首位,国际领先地位。是该领域的知名学者之一。

学术职务: 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博导。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起搏与电生理学分会主委。中华心律失常杂志第三届编委会委员,中国心脏起博与心电生理杂志委员、编委。中国介入心脏病杂志编委。上海市银蛇奖提名奖。

发表论文: 迄今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逾百篇,发表SCI论文8篇。

科研: 国家自然基金、863、 十一五 、上海市科委等十余项房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房颤导管消融的临床应用及推广》,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研究方向: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和心脏起搏;我院心内科心律失常专业是传统的优势项目,在许多著名老专家的努力下,率先在全市乃至全国开展了许多新技术和新项目,使我院心内科心律失常专业是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近年来一些中青年专家的不断涌现,更是在梯队建设上日趋完善。

临床工作: 我院心内科心律失常专业有全市唯一的专业病房,专用电生理导管室,Ensite和CATRO房颤消融三维标测系统。

起搏与心电生理: 心内科起搏及心内电生理组以刘旭、刘志刚教授为学科带头人,……该专业组于2004年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三维标测系统(Ensite3000及CARTO),使射频消融治疗房颤获得重大突破,目前房颤治疗总成功率在80%以上,其中阵发性房颤消融的成功率更是高达90%以上,迄今已经完成房颤消融术4000余例,2009年完成房颤消融逾1000例,位居亚太地区首位,是国内少数几家大规模开展房颤消融的单位之一。……,防止患者猝死。

房颤诊治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房颤诊治中心在心电生理学著名专家刘旭教授的带领下长期处于房颤导管消融领域的领先地位。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唯一指定的房颤诊治中心、房颤培训基地,上海交通大学房颤诊治中心的成立,预示着胸科医院在房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上海交通大学房颤诊治中心成立于2009年2月,其前身是成立于2007年10月的上海市胸科医院房颤诊治中心,胸科医院对房颤的治疗有着传统优势。自1998年10月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房颤的导管消融。到目前为止共为近4000例房颤患者成功进行了导管消融治疗,其数量居全国第一,亚太地区首位,世界第三。

展开全部
收起
同科室其他医生更多